Google Analytics教學,入門必看的網站分析

我的網站到底有多少人來看,Google Analytics(GA)這個網站分析工具一定是最佳的解決方案了!

老嚴今天會簡單帶著GA初學者看看Google Analytics的一些基本知識,讓使用上更了解分析工具代表的意義,開啟網站流量的探討之旅。

 

認識Google Analytics四大報表

GA的操作介面主要分為四大報表:目標對象、客戶開發、行為、轉換。

除了首頁外的數據摘要外,即時會顯示30分鐘內的流量狀況,在來就是目標對象、客戶開發、行為、轉換四大區塊。

這四個報表也代表著訪客進網站到成轉換的過程,分別會如以下四個問題:

  1. 目標對象:訪客長什麼樣子?
  2. 客戶開發:訪客從哪裡來?
  3. 行為:訪客在網站上做了什麼?
  4. 轉換:訪客的轉換情形?

★目標對象(Audience)

什麼樣的人會進我的網站?從這個項目可以得到造訪者的年齡、性別地理位置及興趣等資訊

目標對象能幫妳找出對網站有興趣的使用者,並應用於廣告投放或行銷策略上,針對TA的了解與後續修正

★客戶開發(Acquisition)

訪客會透過很多管道進入網站,例如搜尋引擎或社群。GA會分析訪客是從哪裡來、比例各佔了多少,讓使用者掌握每個流量管道的經營成效。

★行為(Behavior)

GA能追蹤訪客在網站中的行為,包括訪客從哪些頁面開始瀏覽、在每個頁面停留了多久、瀏覽了哪些頁面,以及每個頁面的瀏覽狀況等指標。

★轉換(Conversion)

多少人在網站上報名活動?商品被多少人購買?我們稱這些網站中的重要指標為「轉換」。使用者能透過GA定義網站中會有哪些轉換,並透過報表檢視成效。我們除了能透過多管道程序功知道哪個管道造成最多的轉換,電商網站綁定了電子商務功能後,也能直接透過GA分析報表觀察商品銷售狀況。

※要在報表上顯示轉換,必須先於 管理 > 資料檢視 > 目標 中設定網站的重要轉換指標,才能在轉換中查看資料。目標的設定方法可參考官方的目標設定

 

GA基本名詞解釋

在使用GA分析之前,首先要了解幾個在常出現的專有名詞,才不會在實戰中對這些名詞有所困擾。

一、流量管道

流量是從哪裡來的呢?流量(Traffic)為使用者在網站造訪的痕跡,一個網站的流量通常會來自於很多的管道(Channel),像是從搜尋引擎、社群或是其他網站,接下來會針對幾個主要的流量管道組別做基礎的介紹:

★推薦(Referral):

若訪客從其他的網站(如媒體、部落格)進入你的網站,這些從外部網站進入的管道會被GA分類為推薦流量,又稱參照連結。推薦流量代表網站在網路上其他地方的曝光程度,定期檢查推薦流量的來源,便能知道哪些網站分享了導流到自己網站的連結。

★直接(Direct):

訪客沒有透過網域中的連結,而是直接進入你的網站時,造成的流量稱為直接流量,例如直接在瀏覽器上輸入網址、從書籤列進入網站、或是透過App上的連結等情形。基本上只要入站的地點不具網址、無法搜尋到來源網址,都會被GA視為是直接流量。

※在LINE上點擊連結進入網站,由於連結位置在App或電腦上,會被視為直接流量。

★隨機搜尋(Organic):

當訪客透過搜尋引擎輸入了與某某關鍵字,並根據搜尋結果進入你的網站,這類流量來源被稱為隨機流量,也被稱為自然搜尋流量。隨機流量關係著SEO操作(搜尋引擎優化)的成效,網站能在許多關鍵字中有好的排名,便有機會帶來更多隨機流量。

★付費搜尋(Paid Search):

付費搜尋流量僅發生在網站投放關鍵字廣告的情況,當訪客在搜尋結果中點擊關鍵字廣告進入網站,管道就會被分類為付費搜尋。因此能透過此管道得知購買關鍵字廣告的成效。

★社群(Social):

從社群(社交)進站的流量,例如Facebook、Instagram、Twitter等社群網站。

★電子郵件(Email):

訪客透過點擊Email中的連結後進站,造成的流量來源。

★多媒體(Display):

有購買Google Ads的多媒體聯播網廣告(GDN),透過GDN進站的訪客會被記錄為Display。

★其他(Other):

不屬於以上各管道的流量分類,會被分類在其他。

以上為網站中幾個常見的流量來源管道,雖然GA明確定義了每個管道的名稱與範圍,但仍會碰上判斷錯誤的情形,在觀察時務必多加留意,特別是 Direct 或 Other 中顯示的數據。

 

二、指標與維度

GA呈現的報表都是由「維度」和「指標」,以及兩者比對後的視覺化資料所構成,要看懂GA的表格就要先理解每個維度與指標代表的意義。

★維度(Dimension):

包含國家、管道、每個頁面等等,GA報表中所有的可觀察項目都稱為維度。

★指標(Metric):

觀察項目量化後的數據被稱為指標,包含停留的造成的工作階段、瀏覽時間、轉換次數等表現。

GA用了許多指標判斷維度的瀏覽狀況與成效,這裡也介紹了幾個常見的指標:

工作階段(Session):工作階段代表30分鐘內,在網站上發生的使用者互動,工作階段的長度可自行定義,系統預設為30分鐘,詳細的工作階段解釋可參考 Analytics (分析) 定義網頁工作階段的方式。

平均瀏覽時間(Avg. Time on Page):訪客在頁面上的停留時間。若某頁面的平均瀏覽時間過低,可能有資訊太少、內容不吸引人等等跡象。

跳出率(Bounce Rate):工作階段中(通常為進站後)訪客僅瀏覽單個頁面便離開網站的比例。

離開率(% Exit):訪客瀏覽完該頁面便離開網站(最後瀏覽頁面)的比例。

 

Google analytics優點是什麼?

學到這裡,你一定會好奇為什麼行銷人員都會需要GA分析?究竟GA分析有什麼魅力讓行銷人員愛不釋手?

(一)找出問題,即時優化你的網站

再了解消費者之前,我們要先建立優良的網站讓Google認可我們,優良的網站不外乎就是網站是否深受消費者喜愛?網站頁面設計是否符合消費者習慣?而這些資訊都可以透過GA分析報表的「跳出率」指標來得知!

(二)了解消費者喜好

一個網站有首頁、商品頁、關於我們….這麼多個網頁,我要如何知道消費者都看了哪些頁面?或是透過哪些頁面找到我的品牌呢?以上的疑問都能從GA分析報表得知,甚至能夠詳細分析消費者在每個頁面停留的時間(小撇步:跳出率高+停留時間短,你就該安排優化囉!)。

(三)分析轉換流程

消費者無論是在完成購買或是填表諮詢之前,一定會在網站上「逛街」,充分了解你的品牌優勢、商品特點,才會進一步把商品加入購物車或填表留資料,要如何得知消費者在網站上逛了哪些網頁?又是哪個網頁為消費者轉換關鍵?這時你就必須仰賴GA分析的「最佳轉換路徑」報表,讓轉換關鍵網頁發揮更大價值!

 

老嚴最後一說的話

會工具的基本觀念後,還是要不斷的練習操作,才不會手感生疏,或是直接忘記在哪邊看什麼數據

老嚴未來也會推出較進階的GA教學,那麼就敬請期待拉,雖然可能最近都在忙專案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